美麗老師 蒙古之旅(一)~蒙古包體驗
最近四年級上的康軒版國語課本正好在介紹蒙古,
剛好暑假老師去了一趟內蒙古,也親身體驗了蒙古的種種風情,
因此特別整理分類後介紹分享給大家,
首先要揭開神祕面紗的是各式蒙古包,
但這類住房形式不限於蒙古族,
而是在中亞地區遊牧民族中很常見。
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看,傳統和新式改良版的蒙古包有什麼不同!
106.11.18 美麗老師
上圖和下圖:這都是蒙古族傳統的蒙古包
蒙古包的最大優點是易拆易裝,便於搬遷。
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,
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。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,就地製造,
民間手工藝人就能製作。還有,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,
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,而且室內空氣流通和採光條件好,
冬暖夏涼,不怕風吹雨打。很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遊牧民居住和使用。
蒙古包呈圓形,有大有小,大者,可容納600多人;小者可以容納20個人,
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。
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。包內中央為烹調和取暖用的爐灶,煙筒從天窗伸出。
爐灶的周圍鋪滿牛皮、毛氈或地毯。正面和西側是長輩的起居處,東面是晚輩的起居處。
如果說草原是綠色的大海,蒙古包則是大海中的點點白帆,
蒙古包作為草原上特有的建築,既美觀又實用,
而且結構簡單,便於拆運,來到大草原,
在草原上支起帳篷,和蒙古包對稱成一種美!
上圖:蒙古包是圓形的,由條木椽子,網狀編壁(即哈那),
圓形天窗和門的構成,外面蓋上氈子,再用鬃毛繩或皮繩子加固而成。
蒙古包編壁底部還有一層圍氈,夏天掀開通風,冬天放下來保暖。
蒙古包的大小規格,是由每頂包所用哈那的數量多少決定的。
以下介紹的是新式的蒙古包~
- 蒙古包的結構、材料等有新的發展。出現了鋼架結構的蒙古包,
- 蒙古包的前後加開了窗戶,使採光和通風性能更好。
這是我和家人這次入住的現代式蒙古包,室內有冷氣,衛浴間,還增加了床、電視機、收音機等各種現代生活用品。
白天和晚上欣賞蒙古包,伴著晨光和夕陽搭配著不同圖案的屋頂,各有不同風味特色!